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 华球在线(中国) >> 新闻动态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相关站点

华球在线(中国)第三期“晨星杯”青年学术论坛开讲

发布时间:2021年09月17日 18:33 作者:侯雅静、李玲红 点击:[]


9月15日下午,华球在线第三期“晨星杯”青年学术论坛在华球在线(中国)太谷校区勤学楼316会议室举行。本期论坛邀请杨武德教授、吴玉香教授、王创云研究员作为点评嘉宾。论坛由冯美臣副院长主持,华球在线党委书记荆立群与5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。

 


学院7名青年教师就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享交流。李雅琼博士通过遗传学、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方法揭示了ABA和Auxin互作的新机制,提出了“ABI1-sHSP22”介导两种激素信号交叉作用进而调控根发育的工作模型;王月超博士根据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,调查探究了中原地区再生水稻的种植制度及对产量造成的影响,并通过发挥边际效应实现了头季和再生季的高产,同时改善了稻米品质;邓妍博士做了《藜麦有机旱作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》的报告,通过选育优良的种质资源,结合蓄水保水的种植模式以及一体化的农机农艺,最终实现藜麦稳产高产、水肥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;王慧杰博士与大家分享了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方法及栽培技术,并展示了多个耐旱节水、优质高产、抗逆的马铃薯新品种;乔麟轶博士做了《小偃麦耐盐种质筛选及耐盐基因定位》的报告,研究对小偃麦的耐盐种质进行了筛选,分析了耐盐种质CH7034对盐胁迫的响应并定位了CH7034中的耐盐基因;施卫萍博士通过比对分析25个物种NADP-ME和PPDK基因家族的序列及表达模式,挖掘C4禾谷类模式作物--谷子的抗旱、耐逆及高光效特性;王鹏博士的研究以大豆滞绿品种为材料,分析了叶片衰老生理特征,并研究了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。杨武德教授肯定了乔麟轶博士的由浅入深、逻辑严密的试验,建议他对假设的机理模型进一步的证实,实现大的突破;建议王鹏博士下一步往更深一步的机理机制上进行研究。吴玉香教授与邓妍博士探讨了藜麦品系筛选的标准,建议王月超博士在下一步研究上与山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。王创云研究员与王慧杰博士探讨了马铃薯试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。通过评委打分,第三期学术论坛产生了乔麟轶和李雅琼两位优秀教师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报告结束后,杨武德教授从“转换”、“顶天立地”、“创新”三个词与在座的各位老师进行了交流。首先杨武德教授讲到大家要转换思想,做研究要切实结合山西黄土高原的地理情况以及抗旱的地方特点;其次做科研要敢于“顶天”,挑战高水平论文,更要“立地”,深入实际、深入地头,解决作物产业的关键问题;最后要积极创新、善于学习、积累知识。鼓励大家为作物学争双一流学科做出贡献。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“晨星杯”青年学术论坛已经举办了三期,前两期有秦丽霞、闫蕾、赵凯、裴成成、孙朝霞、高路路、赵耀飞、崔红利、丁鹏程、任爱霞、张晓军、刘晓东、宋倩娜13位老师进行了汇报交流。“晨星杯”青年学术论坛不仅加强了两校区年轻老师间的学习交流,更加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;邀请资深专家进行点评,对年轻教师所存在的困惑进行了解答,为他们下一步的研究明确了方向。

上一条:华球在线优质小麦团队赴定襄进行小麦种植技术培训

下一条:山西大学裴雁曦教授来院作学术报告